首页 > 文章详情

集群行为核心研究要点

作者:
杜海峰 牛静坤 张锴琦 蔡萌 何晓晨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5165字
所属图书:
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重点讨论社会计算用于集群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特定社会情境下的集群行为特征识别、群体行为的网络指标与结构、个体与群体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演化分析等核心关键研究。由于人群聚集是集群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表现形式,所以本文最后重点探讨了基于人际互动关系-社会网络的解释人群聚集的思路。
关键词:

群体行为集群行为社群结构社会计算网络指标

作者简介:

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72年生,四川巴中人,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复杂性、流动人口、社会复杂网络、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流动人口可持续生计、新型城镇化与集群行为等公共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及政策创新问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已有30余篇被SCI/SSCI检索、42篇被EI检索,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有1篇论文获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拥有2项发明专利。合著《免疫优化计算、学习与识别》《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民工社会网络结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与测算》《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等书。

牛静坤:山西临汾人,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理事。201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流动人口集聚行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等领域研究。目前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重点项目等,在核心期刊和国内外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张锴琦:管理学博士,任教于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蔡萌:

何晓晨:北京海淀人。博士,助理教授。202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后,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计划A类”。主要从事面向公共管理问题的复杂系统建模、智能优化算法、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同时也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重点等10余项课题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数十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特定社会情境下的集群行为特征识别
  • 事件分类
  • 行为特征
  • 影响因素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网络指标与结构
  • 指标研究
  • 静态结构分析
  • 动态演化分析
第三节 个体与群体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演化分析
  •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性事件化过程研究
·第四节 人群聚集的解释思路
·第五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