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受众商品”理论视角中的媒介“女性内容”生产——兼论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创新问题
作者:
唐觐英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232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133-145
陈志娟
刘利群
摘要:
本报告首先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受众商品”理论加以梳理、概括,该理论提出大众传媒的商品形式是“受众”,揭示了传媒—受众—广告商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大众传媒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整体性的把握。论文运用“受众商品”理论透视当代大众传媒低俗女性内容、妇女媒体面临艰难困境等当代中国媒介与女性领域的重大问题,指出媒介“女性内容”生产中的市场逻辑是深层根源。本报告认为“受众商品”理论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大众传媒中的性别问题提供了富有解释力、洞察力、启发性的分析视角,对媒介与女性研究从媒介文本研究向媒介生产研究拓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研究与实践发展,具有十分有益的方法论层面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受众商品
内在倾向性
女性内容
妇女媒体
作者简介:
唐觐英:
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播与女性。
相关报告
大众传媒对“80后”女性农民工婚姻观的影响——以F厂女工为例
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关于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
发挥传媒作用 促进男女平等——“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综述
媒介责任与新闻呈现——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媒体传播分析
传媒中的性别、战争与和平:历史视角
2011~2012年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
大众传媒:环境意识的建构者——基于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日本都市形象的在华传播研究
甘肃媒介形象分析报告
妇女与传媒
文章目录
·
“受众商品”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
作为“理想”招徕工具的“女性内容” “优质受众—收视率—广告收入”体系的筛选
·
妇女媒体之困 市场、资本的压力下,如何通往公共信息文化服务?
·
“受众商品”理论对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