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减租减息运动
作者:
出版日期:
2006年7月
报告页数:
65页
报告字数:
37639字
所属图书:
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7.82-146
张学强
摘要: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内实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土地政策,目的是为了调动地主和农民各个阶层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1941年1月,山东省参议会公布了《山东省减租减息暂行条例》以及有关合理负担的法规,减租减息运动才开始起步。莒南县的减租减息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1~1942年“五一减租”阶段、1942~1943年“二五减租”阶段、1943~1945年“查减斗争”阶段。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减租减息
“五一减租”
“二五减租”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从辛亥鼎革到中共革命:“革命与建设”的主从认识及其演进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云南边疆治理的政治措施述论——基于档案史料的解读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以抗战时期为中心的考察
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南区合作社
动荡的过渡时期——民国时期人口
文章目录
·
“五一减租”(1941年1月~1942年1月)
“二五减租”与拔地和增资斗争(1942年1月~1943年12月)
(一)拔地 农民内部争夺租佃权的特殊土地斗争
(二)增资斗争
(三)减租减息
·
查减斗争(1943年10月~1946年5月)
·
减租减息运动与莒南县农村土地占有和阶级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