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动荡的过渡时期——民国时期人口
作者:
姜涛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1383字
所属图书:
人口史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124-143
姜涛
摘要:
本文对民国时期的人口情况进行了介绍。民国时期的38年,在中国人口史上是一个动荡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增长极其缓慢。但同样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人口统计事业已开始形成,有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调查与统计。民国初年的人口迁移,基本上仍是清末向各有关方向人口迁移的继续;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北方人口向东北迁移遭到抑制,南方粤、闽二省人口向南洋等地的发展也连受挫折,全面抗战爆发后,人口迁移的方向变为了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在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口统计事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统计
抗日战争
保甲制度
民国历史
作者简介:
姜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安康市瓦铺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产业经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
相关报告
在“人满”的阴影下——清代中叶人口
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南区合作社
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以抗战时期为中心的考察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云南边疆治理的政治措施述论——基于档案史料的解读
从辛亥鼎革到中共革命:“革命与建设”的主从认识及其演进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现状
相关社会政策领域的改革
我国常住人口数据统计现状及相关制度调整思路
21世纪初欧洲华侨华人人口构成概览
文章目录
·
形形色色的人口统计与估计
·
民国初年的人口迁移
·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人口流迁
·
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人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