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扶贫(20世纪90年代)——“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与农业商业化

作者:
张和清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35794字
所属图书:
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家在少数民族山区实施的开发式扶贫工程(温饱工程、公共建设工程、调整产业结构等),为什么当地农民不领情呢?开发式扶贫策略为什么会造成干群关系冲突呢? 国家“贫穷落后”论述及其扶贫实践对当地少数民族生计和文化身份认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小春经济作物和公共设施的扶贫开发经营过程中,村干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文将继续探究地方国家的“贫穷落后” 论述及市场化的开发式扶贫,如何造成干部统制新衰变及其后果。
关键词:

扶贫干部统制农村商业化烂尾工程

作者简介:

张和清:云南大学历史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2008年5月至今担任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工作员、督导。曾在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任教。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硕士(MSW)及哲学博士(Ph.D.)。倡导、践行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和城乡合作运动并开展行动研究;具有15年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经验、8年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经验。教学及科研方向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出版《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等十余部著作及教材,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2010年林护中国社会工作培训及发展基金第二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获得者。

文章目录
“四不通”与“扶贫路”
  • (一)“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
  • (二)复出与“扶贫路”
  • (三)第二次下台与“拍卖磨坊”
农业商业化与“烂尾工程”
  • (一)长官意志与“种甘蔗”
  • (二)村民直选与“种洋芋”
  • (三)“烂尾工程”与第三次下台
干部统制新衰变
  • (一)扶贫经营政治
  • (二)扶贫经营政治的后果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