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及其理论评述

作者:
都阳 屈小博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4034字
所属图书:
城乡福利一体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民工是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资料,2007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达1.36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养老保障缺失严重,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之外,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是影响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关键性问题。

本文对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做一综述,并对现阶段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实践模式及运行困境进行理论评述,从理论上阐释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养老保障制度的相互影响,为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劳动力迁移

作者简介:

都阳: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人口科学》与《劳动经济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在国内顶级和权威期刊、国际知名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多项重大社会经济调查项目。2003年获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经济学)”一等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屈小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转变、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

文章目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养老保障制度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观点综述
  • (一)关于制度安排的讨论
  • (二)关于账户设计的讨论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模式与评述
  • (一)“独立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二)“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三)“纳入型、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现行制度实践模式运行困境的理论评述
  • (一)政府、企业、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态度的不均衡
  • (二)城乡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 (三)地区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制约
  • (四)制度设计及账户管理操作不合理
·结论性思考 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安排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