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以智利基金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为标志

作者:
郭林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5799字
所属图书:
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智利率先实施了养老金私营化改革,给拉美其他国家以很大的示范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尽管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结构性(系统性)的私营化改革,但各国的改革模式并非完全一致,可划分为替代模式、并行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替代模式指的是用基金式个人账户制替代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采取这种改革模式的国家有智利、玻利维亚、墨西哥和萨尔瓦多;并行模式指的是实施双轨制,即在建立基金式个人账户制的同时,仍保留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参保者可在二者之间做出参保选择,应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哥伦比亚和秘鲁;混合模式指的是既实施基金式个人账户制度,又保留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且二者同时发挥作用,这体现了世界银行所提倡的“多支柱”理念,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有阿根廷和乌拉圭。

表3-1显示了拉美八国1999—2000年改革所选择的制度模式、新旧制度的参保人数等信息。可以看出,乌拉圭和哥伦比亚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所覆盖的参保者人数占总参保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1%和57%,水平较高。其原因在于,乌拉圭政府给40岁以上的参保者设置了在旧公共养老金制度和混合型制度间做出选择的明确期限,而大部分参保者倾向于前者;同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劳动者则被强制参加混合型的制度。哥伦比亚对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使得其财务稳定性增强,缴费和获取养老金权益的条件与基金个人账户制度一致;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转移每3年实施一次11501646

拉美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并非人口老龄化给旧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财务可持续问题,而是由于旧制度运行不良和管理存在巨大缺陷。

关键词:

资金管理公共养老金拉美国家个人账户制度

作者简介:

郭林: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养老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保障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在SSCI一区期刊与CSSCI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约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项政策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全国优秀社会保障青年学者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拉美国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建立
  • (一)替代模式的建立
  • (二)并行模式的建立
  • (三)混合模式的建立
拉美国家实施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策略与路径因素
拉美国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分配效应
  • (一)管理费用较高
  • (二)覆盖率较低
  • (三)财政性养老金支出膨胀
  • (四)再分配性较差
拉美国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经济效应
  •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与储蓄的关系
  •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