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合作新机制的生成

作者:
李友梅
出版日期:
2005年12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6644字
所属图书:
社会理论(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球化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同时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强化和相互依存的社会转型(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2001),它改变着人类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时空结构(有社会学家称之为“世界压缩”罗伯森揭示了文化、社会以及其他一些要素是怎样结合在一起并促进互动增加的,他把这种状态称之为“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参见杨雪冬(2002)。),它预示着一个以新的规则重新组织全球社会的设想,因而会不断出现带着各种决策实施企图的行动者。如果这里的判断是可取的,人们可以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合作新机制形成的过程,想走进这样的过程,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这样一些问题:全球化本身的原动力是什么?具体行动空间的合作机制和社会秩序将如何被协调?这个协调的有效性所依赖的条件以及参与者建构“游戏规则”所依赖的权力是如何形成的?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一些讨论,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如何与处在全球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不同力量建立合作框架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友梅: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文章目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