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生事业

作者:
陆学艺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880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民生事业是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行动能力基础,即社会成员进行社会行动需要占有一定的资源和机会,这也是社会主体的基本权利,具有“社会适应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温饱不足走向了小康和富裕,作为社会建设基础的民生事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诸如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社会保障总量投入不足、居住与居民生活收支存悖论、城市交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建设等民生难解之题。其根源在于资源和机会配置不公平,体制机制存缺陷,并普遍存在结构性失衡。未来一段时期,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市场调解的合力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和顶层设计,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共建共享,实现民生事业现代化。

关键词:

社会建设民生事业政策和制度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民生事业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 民生事业内涵的界定与构成
  • 民生事业是社会建设之基础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状况
  •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 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 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民生事业制度不断完善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 社会保障总量投入不足
  • 就业存在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
  • 居住与居民生活收支存悖论
  • 城市交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建设
第四节 当代中国民生事业难题的社会成因
  • 体制惯性与正常监督机制的缺失
  • 规律认识不足,理念落后,规划失调
  • 政治与市场互嵌,诱致社会上层结构性垄断
第五节 民生事业建设趋势与战略对策
  • 未来民生事业建设趋势及客观影响因素
  • 未来民生事业建设的战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