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论当代转型时期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作者:
潘敏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972字
所属图书:
同济社会学评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5.85-93
朱伟珏
摘要:
本文讨论了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学科定位问题。虽然环境社会学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缺乏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中国的环境社会学仍处于“弱势学科”的状态。文章分析了美日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观点,并批评了国内研究者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方面的不足。文章还区分了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强调了学科定位的“狭隘性”和“精确性”对于避免与其他学科重叠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出了环境社会学的合理定位,即将其视为连接社会学与环境科学的桥梁,着重于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社会影响以及社会控制措施,旨在推动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
研究
影响
社会学
学科
作者简介:
潘敏: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极地政策、大国南极政策、北极原住民。
相关报告
青少年国家态度与全球态度的关系——来自北京和郑州青少年研究的证据
个体与国家特征如何影响公民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的后现代人生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社会学主要理论综论——兼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主持人语
学科、学会与学术:中国现代学术共同体之建构
中国女性/性别学学科制度与建制探析
2013~2014年山东省创业环境分析
关注艾滋病对老年妇女的影响
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文章目录
·
一
·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