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妇女与老龄化

作者:
王军芳 林一星 何志娟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993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发展20年:性别公正视角下的政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老年人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年龄群体,几乎所有地方老年妇女的人数都超过了老年男子,由于生存处境受到一生所积累的劣势影响,很多专家学者指出老年人的问题就是老年妇女的问题。国际社会针对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积极地制订行动计划,更将“老年妇女”列为要予以特别关注的群体,强调必须从个人生命周期这一更广的角度理解老龄对女性与男性影响的差异,指出在所有政策、方案和法律中保证纳入性别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认为世界各地老年妇女的境况必须成为采取政策行动优先关注的内容。在我国,老年人口也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近年形成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且高龄人口持续增长,老年妇女的数量超过老年男性,其生存状态比老年男性更令人担忧。我国一方面努力制定和落实养老事业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也积极促进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但是,整体上,我国很少将性别意识纳入老年人政策的制定,中性政策居多,这就无法改变老年妇女一生的劣势积累所带来的不利处境。本章采用性别视角对我国近二十年来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进行分析,对如何制定具有性别敏感性的老年人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妇女性别观点

作者简介:

王军芳:王军芳,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在读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养老政策、老年痴呆症的照顾。

林一星:林一星,博士,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香港大学秀圃老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养老政策、长期照顾、活跃老龄。

何志娟:何志娟,社会工作硕士,香港注册社工,香港大学秀圃老人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文章目录
·国际倡导 要将性别观点纳入老年人政策
我国老年妇女的处境 较老年男性的处境更加堪忧
  • (一)贫困比例大,对家庭依赖程度高
  • (二)受疾病困扰多,医疗保障少
  • (三)照顾他人任务重,自身需要照顾时却得不到保障
  • (四)社会参与程度低,与“活跃老龄”差距大
  • (五)留守、残疾、“失独”的老年妇女身处多重不利处境
·我国的应对政策 鲜有纳入性别意识的老年人政策
政策分析 缺乏性别意识的政策难以逆转老年妇女的不利处境
  • (一)以缴费为基础的经济保障体系
  • (二)以“中性人”为标准的医疗保障体系
  • (三)“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 (四)以“鼓励为主”的社会参与形式在老年妇女群体中较难实现
政策建议 急需将性别意识纳入养老政策
  • (一)增加非缴费型的经济保障,增强缴费型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 (二)将老年妇女的患病特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考虑范畴
  • (三)增加照顾者津贴,以提高老年妇女的养老保障水平
  • (四)从根源上消除对老年妇女参与社会的限制
  • (五)政策应向特殊老年妇女群体倾斜并关注其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