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海门社会管理创新的10年实践
作者:
毛炜峰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635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3)No.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5.231-240
龚维斌
赵秋雁
摘要:
10年来,江苏市海门市在社会管理方面创新出自己的模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肯定。本文主要阐述了海门市确立和发展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的缘起、主要做法、实践成果、主要经验和体会、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
社会管理
海门
大调解
作者简介:
毛炜峰:
中共海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大调解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2012年首都社会矛盾化解效果分析
深圳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面向21世纪的社会政策
原隆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个体风险的社会管理
回龙观地区大学生社工发展与管理探索
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建构时期的妇女组织——应然
太仓发展方式的转变打开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门”
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社会建设太仓实践模式框架的形成
文章目录
·
引言
·
问题缘起
主要做法
1.整合资源,整体联动,构建大纵深、广覆盖的工作网络
2.转变职能,有效对接,拓展大调解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3.创新模式,提升效率,建立完善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
·
十年实践成果
主要经验和体会
1.依法依理,公平正义,是大调解活动的生存、发展根本
2.资源整合,整体联动,是大调解机制的效能、活力所在
3.以人为本,源头防范,是大调解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启示与思考
1.大调解完善发展的方向是法治化、科学化
2.大调解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先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