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研究

作者:
包路芳
出版日期:
2007年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945字
所属图书: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目前在北京, 流动人口犯罪率已经占到了北京市犯罪率的六成。这很容易让人们得出一个结论, 即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导致了城市犯罪数量的上升。因此要治理犯罪必须先治理流动人口, 这种思路使得许多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条例出台, 而公安系统也把“严打” 作为其防治犯罪的主要手段。但“管制” 和“严打” 的结果似乎并不如人们预想的那么有效, 流动人口犯罪数量在“严打” 的情况下不降反升, 这种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作者简介:

包路芳: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和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治理、人口流动等。主要著作:《挂甲屯的故事——北京城乡社会变迁研究》《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等4部,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4项,主持完成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以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问题的缘起
·调查方法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分析
  • 1.从犯罪类型看,以侵财型犯罪为主,以获得金钱和财物为主要目的
  • 2.从性别比例看,男多女少
  • 3.从年龄比例看,犯罪呈年轻化趋势
  • 4.从身份上看,农民居多
  • 5.从婚姻上看,以单身居多
  • 6.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偏低
  • 7.从来京从业上看,以简单劳动居多
  • 8.从经济状况看,大多属于贫困家庭
  • 9.从来源地看,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
  • 10.从在京时间看,半年以上居多
  • 11.从来京目的看,以经济目的为主
  • 12.从来京途径看,以血缘、亲缘和地缘纽带为主
  • 13.从居住类型看,以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屋、企事业单位内部作暂住地为主
  • 14.从组织形式看,流动人口犯罪有团伙化发展趋势,多以血缘性、亲缘性、地域性关系为主
治理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建议
  • 1.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社区稳定性
  • 2.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
  • 3.改善社区环境
  • 4.加强流动人口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