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利益的分化与社会意向:社会政策的动因与目标
作者:
潘大渭
出版日期:
2007年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700字
所属图书:
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01.55-75
孙克勤
卢汉龙
摘要:
社会的和谐发展,既需要经济持续、快速和协调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实现社会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继而进一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直至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整个过程正是体现了我们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国27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富国强民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社会利益
社会分化
作者简介:
潘大渭: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居民社会意愿研究” 课题组,执笔人。
相关报告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鄂伦春族社会分化
妇联在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促进社会融合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熟人社会中为人处世
人情异化
社会领域及其自主性的生成
中国居民工资差距的变化:2002~2013年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排斥概念之解析
第七篇 教育不平等
文章目录
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
(二)社会发展亟待加强
(三)社会关系有待改善
社会分化明显,阶级阶层结构趋于稳定
(一)利益分化明显,社会不公意识增强
(二)对社会资源占有的格局趋于稳定
·
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