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青少年吸毒始末

作者:
沈文伟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2464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青少年吸毒与家庭治疗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贩毒和吸毒、未成年人犯罪及环境污染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胡剑、景海俊,2010;王启江、李锡海,2010)。全世界已经有10%的人口卷入了毒品的生产,且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至少有1.4 亿人服用大麻,1300万人服用可卡因,860万人服用海洛因。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每年约有1000万人(杨莲、杨贵,2010)。目前,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全球性问题,大量的数据显示,青少年已经是吸毒的主体,也是贩毒集团的主要引诱对象(李云昭,2003;刘少蕾,1995)。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国际贩毒集团与国内贩毒势力相互勾结,将边境、沿海一带作为其过境贩毒的主要渠道,大肆从事毒品贩运活动,并逐渐向内陆腹地推进,青少年吸毒现在正逐步蔓延渗入到内陆,特别是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等不发达地区(刘成根等,2000;刘少蕾,1995;马红平,2010)。1988 年,中国首次公布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5万人,1991 年为14.8万人,1997 年为54万人,2000 年为86万人,2004 年则达到114.04万人(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2008)。截至2009 年底,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数据是全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335920 人,比2008 年底增加209158 人,其中男性占84.6%,女性占15.4%。从年龄情况看,35 岁以下人员占58.1%,与往年相比继续呈下降趋势。按照一个显性吸毒者背后有4~7 个隐性吸毒者来算,中国吸毒人口在600万以上。这个数字是相当恐怖的,也可以得出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的结论(胡剑、景海俊,20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吸毒已经成为中国患艾滋病和青少年犯罪的一大诱因(廖龙辉,2001)。

关键词:

中国青少年吸毒

作者简介:

沈文伟: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9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荣誉学士学位;199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吸毒、网瘾、家庭治疗、社会工作实务等。曾任教于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任新加坡关怀中心总干事。热衷为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地机构提供咨询及帮助员工训练。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与四川几所院校合作开展“四川灾害社会心理工作项目”,长期积极探索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模式。2016~2017年曾任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国减灾署合作项目总监。多次受邀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主持研讨会、参加电台和电视访问节目等。目前在内地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青少年吸毒与家庭治疗》《灾后社会心理需求评估工具手册》《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等。

文章目录
·中国青少年吸毒状况
中国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 (一)初次吸毒者的心理、环境因素
  • (二)成瘾者与复吸者的心理、环境因素
·中国青少年戒毒服务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