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张万强 王敏洁 陈丛林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715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0)
摘要:

近年来,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如产业能耗、污染排放水平有所降低,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不断加大等。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资源消耗型工业体系的特征仍很突出,经济发展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中缺乏核心技术的低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国际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今后,应通过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现代产业体系能源消耗

作者简介:

张万强: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财政学。兼任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辽宁省政协智库专家、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等,获得辽宁省优秀专家等称号。出版专著8部,包括《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构建内生增长动力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财政政策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辽宁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比较优势研究》等。在《光明日报》、《财经问题研究》(CSSCI)、《经济纵横》(CSSCI)、《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等报纸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有10余项研究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级社科基金及各类智库课题百余项。

王敏洁: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生态经济.王敏洁,女,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陈丛林:陈丛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监管局。

文章目录
东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成效分析
  • (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 (二)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 (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 (五)工业能耗水平下降,高能耗行业增长速度放缓
东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和互动不足
  • (二)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依赖程度高,资源消耗型工业体系的特征依然突出
  • (三)重化工业的结构钢性不断增强,可能导致区域经济随着重化工业周期景气的下降而衰退
  • (四)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思路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 (一)建立和完善长效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启动低碳技术示范工程
  • (二)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结构升级
  •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