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旅游业、治理与文化变迁——以泸沽湖两个旅游村落为例

作者:
翁乃群 侯红蕊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837字
所属图书:
旅游人类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旅游业的大发展构成了近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变迁的重要背景。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不少西南部省份利用自身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优势,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支柱产业在省内各地加以大力发展。但作为各地重要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来就不是独立于国家和地方政治、社会文化范畴之外的单纯经济实践。在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包括自然风光旅游点的发展无不与国家和地方政治、社会文化变迁发生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基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对泸沽湖畔两个旅游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及对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本文试图讨论旅游业、治理和文化变迁之间的交织互动关系。

关键词:

治理

作者简介:

翁乃群:翁乃群(194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文化人类学。

侯红蕊:侯红蕊,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旅游业对纳日空间/宇宙观秩序的冲击和传统生计方式的变化
·旅游业及其治理加剧了纳日家户户均人口减少的趋势,以及纳日传统家户亲属结构的式微
·旅游业发展中纳日社会文化的被“性化”和“色情化”
·旅游业和族群认同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