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失衡下的社会风险与行为失范:二手资料的发现

作者:
刘利鸽 靳小怡 〔美〕费尔德曼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4890字
所属图书:
婚姻挤压下的中国农村男性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性别结构是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出生性别比和女孩相对死亡水平是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孩相对死亡水平同时呈急剧上升趋势,2005年,中国0岁组和1岁组死亡率性别比分别为0.80和0.84(李树茁等,2006);2008年底,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20.56,两个指标均严重偏离了正常水平。在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孩相对死亡水平的持续作用下,当前中国人口性别结构表现出总体性别失衡、婴幼儿阶段性别失衡尤其严重的特征。当前,中国性别失衡的一些后果已开始显现,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和忧虑。已有研究多侧重于讨论性别失衡的人口后果和社会后果,人口后果主要表现在女性生存和发展权、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劳动适龄人口以及婚姻市场两性结构等方面(李树茁等,2006;莫丽霞,2005;Cai 和 Lavely,2003);社会后果则更多体现在婚姻挤压、性别失衡引发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多、性产业繁荣、非法性行为增加(den Boer 和 Hudson,2004;Sommer,2000)、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遭到破坏、非法婚姻形式重新抬头等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的农村人口往往成为性别失衡后果的首要受害者,目前性别失衡后果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农村;然而,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城乡人口流动可能同时带来城市性别结构的失衡和违反犯罪等失范行为的增多。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利鸽:女,1981年生,201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2010~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主要从事婚姻观念和行为、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婚姻挤压下的中国农村男性》。

靳小怡: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农民工社会融合、婚姻家庭与养老及性别失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婚姻家庭制度、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等。

〔美〕费尔德曼:博士,斯坦福大学教授。1969年获斯坦福大学数理生物学博士,现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加州科学院院士,任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计算遗传学和生物建模中心主任、及生物科学委员会主席,生物科学系终身教授。1986年至今担任圣塔菲研究所理事、执行委员会委员,1996年至1998年任圣塔菲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研究领域包括进化现象的数理建模、复杂人口系统、性别和人口遗传学进化中的再结合与选择等。在人口学方面,集中研究与性别比不平衡相关的问题。

文章目录
研究设计
  • 3.1.1 宏观社会风险识别的数据和方法
  • 3.1.2 微观失范行为识别的数据和方法
性别失衡下的宏观社会风险
  • 3.2.1 人口风险
  • 3.2.2 社会风险
  • 3.2.3 健康风险
  • 3.2.4 文化风险
  • 3.2.5 经济风险
性别失衡下的微观失范
  • 3.3.1 婚姻类失范
  • 3.3.2 婚外性类失范
  • 3.3.3 家庭类失范
  • 3.3.4 其他失范行为
讨论和总结
  • 3.4.1 总结
  • 3.4.2 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