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欧洲移民到达前,印第安人已在美洲大陆繁衍生息了上万年。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部族习俗,形成了印第安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虽然各部落习俗和文化千差万别,邻近部落也常常为了领地交战,但学者一致认为部落组织对所辖土地拥有完整主权。欧洲移民到达初期,均将各部落视为独立主权单位,与其进行谈判和条约签署,但随着双方力量的变化,欧洲移民逐渐撕下虚伪的面具,开始进行赤裸裸的暴力侵略。其后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国家势力日益强大,联邦政府开始以冠冕堂皇的“印第安政策”持续对印第安部落领地进行贪婪的掠夺和侵害。从16~18世纪的侵略、19世纪的驱赶、20世纪上半叶的隔离与歧视,到如今有限度地支持自治,美国联邦政府的印第安政策如同钟摆一般反复调整,印第安人的生活也随着联邦的摇摆政策经受着激烈的动荡,无数文学和影视作品描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如“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语言,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生活,失去了一切”。李剑鸣:《文化的边疆——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根据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人口调查,全美印第安人(含阿拉斯加土著)约2932248人,不足3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0.9%。Karen R.Humes et al.,Overview of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2010,Census Bureau of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2011.他们从美洲大陆悠然自得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分别属于573个被联邦认可的部落,其中只有约100万人居住于分布在全国的印第安保留地,不足总人口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