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影响我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作者:
李强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672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于城乡流动人口的研究,虽然有多种理论视角,比如,“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10510274,再比如,供需理论(supply-demand theory)、同化理论(assimilationism)等10510275。但是,最有影响的还是“推拉理论”。本章试图使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因素做一分析。本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假设是,中国的推拉模型与国际上的模型有巨大差别(当然本章并不否认它们的某些共同之处),最突出的差别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推和拉都发生了变形。所以,本章的主题是分析在中国户籍制度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推拉模型。本章所使用的实证数据,主要来源于笔者近年来所组织的一些问卷访谈。这些调研包括:第一,1999年8月,笔者组织对四川15个区县农村地区移民和外出农民工的家庭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访谈的方式,共完成农民家庭户有效问卷451份,其中所记录的外出农民工有278人。第二,2000年11~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进行的调查,共完成流动人口有效问卷493份。第三,2001年5~12月在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山东农村对农民工流出地的调研,共完成农民家庭入户访谈有效问卷547份,其中所记录的外出农民工有236人。第四,2002年3~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进行的调查,共完成流动人口有效问卷307份。以上四次调研均采用调查员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访谈成功率均超过97%。此外,本章还采用了过去的一些个案调查材料,这些个案的调查地点均为北京地区。在此谨对协助笔者完成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的学生深表谢意。

关键词:

因素分析城乡流动人口推力与拉力

作者简介:

李强:(1950—2023)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后调入清华大学主持社会学系复系重建工作,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在社会分层与流动、城镇化与城市研究、社会治理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十讲》《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新清河实验》等,共计30余部。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曾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等职务。

文章目录
推拉理论与影响中国农民工流动的推拉因素
  • (一)推拉理论
  • (二)农民工外出的经济驱动力
  • (三)影响农民工“流动距离”的因素分析
  • (四)对于推力、拉力分析的国际比较
户籍制度对于推拉的影响
  • (一)对于我国户籍屏蔽现状的分析
  • (二)户籍制度形塑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锁定了他们的生活目标
  • (三)在锁定生活目标的情况下,传统推拉因素失效
  • (四)对于推拉失效的分析
推拉因素对于农民工两种不同生存策略的影响
  • (一)两种生存策略及其相互关系
  • (二)两种生存策略影响下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
  • (三)影响农民工形成两种生活目标的因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