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职业转换:失地农民城市就业的瓶颈

作者:
谢俊贵
出版日期:
2013年2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26702字
所属图书: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失地农民的职业缺失作为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症结,不仅是我国城市就业的紧张状况所引发的,而且是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内部因素所导致的。失地农民需要就业,如果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他们必然要到城市中就业,而要到城市中就业便必然要进行非农就业。实现城市非农就业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是城市具有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可以供失地农民就业;二是失地农民符合非农就业岗位要求,能够在城市谋得职业。从前者看,我国目前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失地农民要在城市找到非农就业岗位很不容易;从后者看,失地农民是从田里上岸的劳动人群,即使城市有非农就业岗位,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胜任。前者是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客观原因,后者是失地农民职业缺失的主观原因。而这一主观原因,正是失地农民城市就业的瓶颈所在。因此,在城市就业形势本就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努力实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城市就业瓶颈

作者简介:

谢俊贵:男,1958年生,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历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信息社会学。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九五”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部省市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优秀等级1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职业转换
  • 职业转换的学术关注
  • 职业转换的基本含义
  • 职业转换的基本过程
  • 职业转换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必要
  •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之群体必要
  •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之组织必要
  •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之社会必要
第三节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状况
  •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不易
  • 失地农民职业获得不易
  • 失地农民职业适应不易
  • 失地农民职业稳定不易
第四节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障碍
  •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技能障碍
  •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其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