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政策建议:建立职业转换的扶助机制

作者:
谢俊贵
出版日期:
2013年2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3184字
所属图书: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由上文可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失地农民城市化及其城市适应性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社会支点。这一社会支点即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但是,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跨度极大,困难重重,并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角色中断等问题,因而他们的职业转换需要更多的职业扶助。为此,政府有必要制定解决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政策,形成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扶助机制,以期突破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与城市适应的瓶颈问题。这里所说的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扶助机制,一般地讲,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及其相应的组织制度、组织活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向失地农民提供有关职业机会及其职业特点的信息,帮助失地农民选择和获得最合适的职业,并使他们能够较好地适应这种职业。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扶助机制主要包括就业扶助机制、创业扶助机制、修业扶助机制和适业扶助机制这四大机制。

关键词:

中国政策建议职业转换扶助机制

作者简介:

谢俊贵:男,1958年生,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历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信息社会学。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九五”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部省市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优秀等级1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就业扶助机制
  • 领导重视与政策扶持机制
  • 产业发展与岗位创造机制
  • 信息支持与咨询服务机制
  • 公众参与与社会协同机制
  • 失业保障与压力缓解机制
  • 就业扶助机制的有效综合
第二节 失地农民的创业扶助机制
  • 创业意识形成机制
  • 创业能力增强机制
  • 创业平台搭建机制
  • 创业制度创新机制
  • 创业环境创造机制
  • 创业基金创设机制
第三节 失地农民的修业扶助机制
  • 按需推进的扶助机制
  • 依法推进的扶助机制
  • 立体推进的扶助机制
  • 联动推进的扶助机制
  • 高效推进的扶助机制
  • 贯通推进的扶助机制
第四节 失地农民适业扶助机制
  • 强化知能适应的扶助机制
  • 增强环境适应的扶助机制
  • 搞好就业服务的扶助机制
  • 提供法律保障的扶助机制
  • 消除社会偏见的扶助机制
  • 倡导社会关怀的扶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