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心理测量与文化:回顾与反思(卷首语)

作者:
童辉杰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755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心理测量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系列数学模型与算法,它与文化如影相随,如胶似漆。心理测量不同于物理测量,物理测量多为直接测量,其对象多可直接观测;心理测量的对象则多为难以直接观测的心理现象,所以只能是间接测量。作为一种间接测量,心理测量从一开始就要建构概念、抽取行为样本、建立常模等,所有这些历程都将与文化发生“纠缠”。当对所要测量的对象建构概念时,必然涉及文化价值与文化背景。
关键词:

文化价值文化现象文化灾难心理测量间接测量

作者简介:

童辉杰: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衢州人,苏州大学人才测评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发表学术论著逾百篇(部),编制心理测验量表多种,从评估中国人心理障碍的《心理障碍评定量表》(PHS,包括中学生版、大学生版、成人版),到测量中国人积极取向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风格问卷》(中学生版、大学生版、成人版),再到检测中国人婚姻恋爱质量与健康的《婚姻健康测验》,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应对效能问卷》,致力于发展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验。自主开发一系列心理学应用电脑软件,从常用心理测验软件,到富有特色的投射测验软件以及婚姻恋爱测评软件,所开发的一系列软件为一些公司、学校及医院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研究方向涉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等方面。

文章目录
·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心理测量建构了心理学的话语与文化
·否定与取消心理测量的文化灾难
·没有原创的心理测量,难有原创的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