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筹款与散财对于任何NGO来说都处于关键的战略地位。国外学界对NGO筹款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关注较多,而国内学者和新闻媒体则关注国人的慈善心与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内学界、实务界对NGO具体筹款策略在引介和实践总结方面均远远不够。目前除了对富人捐款意愿不足带有倾向性的报道之外,也有研究者反思了在国家主导下应急式、运动式的捐款方式之外,我们尚缺乏建立在大众基础上稳定的、经常性的小额募捐机制,而这种机制无论对于社会保障,10886112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公民道德的建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善款流动链条达到或接近帕累托最优?对此,无论从学理上还是诸多实践中似乎很难形成定论。问题在于,对最优或接近最优的模式应该如何界定?本章将分析捐款和受益主体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不同筹款模式的特点,并深入探讨宣明会的“哑铃型”筹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