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基于2000~2015年全国四次调查数据分析

作者:
王海涛 方彧 欧阳铮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028字
所属图书:
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于20世纪末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自2000年起先后开展四次,数据表明,十五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整体向好发展,经济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社会参与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一方面,我国面临劳动力资源短缺、家庭功能弱化、医疗照料服务资源短缺等挑战,另一方面,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也蕴含着巨大潜力和机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生活状况老年人

作者简介:

王海涛:王海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方彧:1984~,女,汉族,江西赣州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民政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老龄政策、农村养老、老龄金融、口头传统、老龄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路向——基于文化需求和共享的考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4万亿消费需求透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若干现实问题透析》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文稿统改及英译审校。

欧阳铮:湖南郴州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老年人精神健康、幸福感、生活质量、老龄政策与服务。

文章目录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
  •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 (二)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
  •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近十五年来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核心指标变化趋势
  • (一)老年人口基本特征
  • (二)老年人居住安排、居住意愿及家庭户情况
  • (三)城乡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 (四)老年人健康和医疗保障状况
  • (五)生活自理能力及照料服务需要
  • (六)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情况
  • (七)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
近十五年来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变化的分析
  • (一)近十五年来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变化的显著特点
  • (二)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
  • (三)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