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有的观念和研究中,民营企业内部发生的职务侵占、回扣交易、挪用资金等腐败行为常常只被视为一种企业内部治理或个体道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在长期“公尊私卑”的体制和观念影响下,其内部腐败治理面临的公私政策差别、法律保障力度、反腐资源分配等诸多制度性障碍,指出民营企业的内部腐败治理既是一个企业治理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治理问题。同时,本文对当前几种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由于民营企业的内部腐败与公共权力腐败的性质不同,国家在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的同时,介入的方式、程度应当具体分析,不能取代民营企业自身在内部腐败治理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