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市场失灵:社区物业的集体消费

作者:
葛天任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2300字
所属图书:
碎化与整合——中国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导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变化是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的引入,商品房居住及其物业服务模式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遍及中国城市社会的角落。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的引入具有积极进步意义,但市场失灵问题也与之相伴而生。社区生活具有典型的集体特性,社区服务也具有典型的集体消费特征。所谓集体消费,是指居民或消费者必须与其他居民或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的消费。当前,集体消费在中国城市社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缺乏有效的集体消费组织和管理机制是基层社区治理失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基层政权应具有组织和管理集体消费的职能。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居住方式和集团消费模式决定了集体消费问题必然长期存在,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为未来埋下冲突的隐患。

关键词:

市场失灵社区物业集体消费

作者简介:

葛天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社会学博士、建筑学硕士,武汉大学建筑学与经济学双学士。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政策与规划、中国政治与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目录
·中国城市社区的“集体消费”问题
三种不同类型社区中的集体消费问题
  • 1.后单位制社区的集体消费问题
  • 2.新建商品房社区的集体消费问题
  • 3.城中村社区的集体消费问题
后单位制社区:市场失灵的原因
  • 1.社区管理资金缺口较大
  • 2.社会惯性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 3.集体消费组织和管理缺乏责任主体
新建商品房社区:市场机制不健全
  • 1.交易地位不对等引发集体消费矛盾
  • 2.社区的房屋专项维修基金是笔糊涂账
  • 3.集体消费组织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城中村社区:市场和政府的真空地带
  • 1.大量外来人口被排斥在分配体制之外
  • 2.“公地悲剧”:大量社会矛盾积聚
  • 3.社区碎片化导致集体消费难以组织
·组织集体消费:基层社区组织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