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
郭菲 黄峥 陈祉妍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55页
报告字数:
5360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心理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必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保障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维护和改善心理健康有了越来越强的需求。随着国民对心理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能觉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并意识到其危害。当前我国从政府到社会均日益关注心理健康领域。在此背景下,掌握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报告在梳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评估工具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不同职业成年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总结,比较分析了重要群体的差异,探讨了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呈现了国民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状况。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已经积累了几十年,对过去研究的分析大多提示近年来不同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我们期待随着心理健康服务的进一步加强,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日益改善,全民会更加健康与幸福。

关键词:

心理治疗国民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需求

作者简介:

郭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社会情绪与行为发展、家庭教养、心理测评、发展心理学等。

黄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研究。

陈祉妍: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负责人。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心理健康应用测评及干预等。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手册: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中国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等。

文章目录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 (一)基于症状的评估工具
  • (二)基于心理特征的评估工具
国民心理健康现状与趋势
  • (一)儿童和青少年
  • (二)成年人
  • (三)老年人
  • (四)群体差异
国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一)生态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三)受教育水平
  • (四)工作与学习环境
  • (五)家庭环境
  • (六)健康生活方式
·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