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产权的不同意涵与产权神话——对王庆明和蔡伏虹论文的评论
作者:
刘平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字数:
2874字
所属图书:
经济社会学研究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5.220-223
刘玉照
沈原
李国武
摘要: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是从传统体制的边缘农村改革开始的,但真正触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却是国有企业改革。然而,关注中国改革的产权经济学家的视野却主要集中在了体制外的农村乡镇,有关国企的言说多指向经营管理的产权激励和对国企福利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批评。在学理上怎样在两种产权理论之间找到共同点,特别是在不断演化的改革实践中回应前所未有的中国式产权变革的问题,还缺少社会科学的声音。例如,如何界定变革后中国国企的产权?国企下岗职工对国家提出社会保障诉求的身份产权的合法性依据是什么?从走出“民进国退”或“国进民退”怪圈,到党的“十八大”以后“国企”、“民企”共同发展的新思路,在效率原则背后,还应参照什么其他学理要素?这些可能还是有待深入观察和思考的。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产权神话
产权意涵
产权经济学
作者简介:
刘平: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兼职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相关报告
重识产权神话与产权界定:立足转型中国的思考
中国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发展——中国市场化转型中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
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与政府管制研究
第三部门的新成员:企业(家)基金会
2019~2020年江阴市推动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改革评估报告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报告
市场化改革与社会网络资本收入分层效应
经济体制改革报告
导言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