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党政干部调查报告

作者:
勾学玲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531字
所属图书: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6年,大多数党政干部对黑龙江省社会形势给予肯定性评价,对社会和谐状况、社会公平状况、社会治安状况以及黑龙江省政府的多项工作基本满意;对经济形势虽然并不乐观,但与2015年相比,情况有所变化,尤其是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信心,认为“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比例达到77.1%。但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发展还面临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人民生活实际水平改善不明显,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看病难、看病贵”“就业难、失业率高”“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房屋拆迁”“强制征用耕地”等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问题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

关键词:

社会形势民生黑龙江省党政干部

作者简介:

勾学玲: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讲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

文章目录
对2016年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形势总体评价
  • (一)对2016年社会形势总体评价较高,对社会和谐状况比较满意
  • (二)对2016年经济形势总体评价相对较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信心
  • (三)大多数党政干部认为黑龙江省社会总体状况比较公平
  • (四)对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总体评价不乐观,对未来预期向好
  • (五)“看病难、看病贵”连续四年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对社会治安状况基本满意
对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各项工作满意度评价
  • (一)对2016年政府各项工作评价基本满意
  • (二)“稳定扩大就业”评价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三)“生态环境软实力”依然是黑龙江省的核心竞争力
对黑龙江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对策思考
  • (一)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现象,加强政府对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监管
  • (二)聚焦黑龙江省主要民生问题,应从“公共服务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高质量就业难”等问题入手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四)切实保障最大的民生,着力解决黑龙江省就业问题
黑龙江省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 (一)社会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行业间的待遇”“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和“财富及收入分配”不公
  • (二)聚焦和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对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的评价
  • (一)对政策环境评价较高,对市场环境评价较低
  • (二)对近两年黑龙江省发展环境持肯定态度
  • (三)优化黑龙江省发展环境应当首先淡化官本位思想,加强服务意识
对黑龙江省未来社会经济形势的总体预测
  • (一)超过半数的党政干部对未来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发展表示乐观
  • (二)党政干部认为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
  • (三)绝大多数党政干部对未来黑龙江省构建和谐社会信心坚定
  • (四)大多数党政干部对黑龙江省改善发展环境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