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机制与资源导论
作者:
欧阳静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3914字
所属图书:
强治理与弱治理: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机制与资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1-19
欧阳静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发生着剧烈变迁,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缺失,基层政府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在此背景下,对基层治理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应当前乡村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之需,旨在为建设和谐乡村社会秩序、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效能探索有效路径,为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加强乡镇服务和建设和谐乡村社会之能力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乡村
基层治理
作者简介:
欧阳静:
女,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政府行为、县乡治理研究。代表著作为《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
相关报告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湖南法治乡村建设的现状成效与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以江苏省某淘宝村为例
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精英动员与志愿失灵——以“屈原乡村图书馆”为例
村委会选举与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资源
四川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乡镇(街道)社工站嵌入乡村社会治理实践的路径探析——基于河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思考
清华学派关于中国乡村出路之论——吴景超与“李约瑟之谜”的“文化”续篇
河北省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和展望——以沧州、衡水、邢台三市20个村庄为例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
文章目录
·
研究主题与问题缘起
·
基层治理能力:县域政府研究新取向
·
县域治权:基层治理能力的一个分析框架
·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
章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