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民对金融危机的感受和应对

作者:
杨宜音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712字
所属图书:
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9年和2010年是金融危机全面袭击全球的两年。本研究通过对39名各种职业类别的北京市民的访谈和方便取样获得的280份问卷,记录了他们对金融危机的感受、判断和应对策略,并分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归因、预期、辩证思维方式等社会心理资源及其有限性。研究发现,民众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和应对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因此,调整个体与市场的关系,也必须同时调整个体与政府、社会、市场四者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社会结构金融危机感受金融危机应对

作者简介:

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Springer Singapore,2019)。

文章目录
对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判断有行业差异,一般人认为影响不太大或存在潜在影响
  • 1.影响的程度因行业、阶层而不同
  • 2.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和人群主要是外贸金融企业的员工
  • 3.影响方面
大多数人认为危机会比较快过去
  • 1.持续并好转
  • 2.无法避免、心理上有承受力
  • 3.悲观
  • 4.问卷调查结果
看待金融危机的视角:辩证、发展、全面
  • 1.危机和机遇同在
  • 2.全面、长远看问题
  • 3.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对中国发展的整体判断与信心
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有比较大的阶层差异,呈现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 1.个人角度
  • 2.家庭角度
  • 3.机构角度
  • 4.政府角度
  • 5.问卷调查结果
对调查资料的总体分析
  • 1.危机应对与社会心理资源
  • 2.危机与地位资源
  • 3.高控制和高依赖下的高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