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工乡城迁移的“新常态”:家庭化迁移及其动力机制

作者:
熊景维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2442字
所属图书:
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工住房与市民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概述了配偶或子女随迁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基本形式。家庭化迁移更多地反映了除经济理性外,农民工在家庭亲情、社会支持、避免制度排斥和伦理责任方面的需求,这构成驱动农民工“携家带口”迁移的社会理性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动力机制乡城迁移家庭化迁移

作者简介:

熊景维:熊景维 湖北崇阳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公共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方向包括人口迁移、城镇化治理和社会保障等;论作见于《中国软科学》《人口研究》《中国农村观察》《学习时报》等期刊和报纸,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年)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3年)各1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与传统迁移理论的张力
  • 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新趋势
  • 家庭化迁移与经济理性范式的张力
第二节 理论建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中的社会理性
  • 满足核心家庭成员生理和情感需求的社会理性驱力
  • 构建城市支持网络的社会理性驱力
  • 规避城乡二元体制排斥的社会理性驱力
  • 家庭伦理的规范效应驱力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分析
  • 数据来源和描述
  • 变量定义和操作化处理
第四节 实证模型和估计结果分析
  • 模型构建
  •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