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论孔子的天命观——儒家早期政治正当性观念的起源
作者:
许超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86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2.142-155
陈健秋
王名
摘要:
正当性观念是政治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奠定政治秩序与权威的认同基础。面对社会失序的危机现状,孔子因袭业已衰落的原始天命观念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体认超验存在及宇宙秩序的超越面相与注重现世道德实践的伦理面相构成孔子天命观念的理论两翼:一方面,其超越面相继承原始天命观念的宗教内涵,并进一步使其理性化和自然化,摆脱原始观念的神秘主义因素;另一方面,面对天命超验之维的丧失,孔子将政治正当性的依据诉诸现实伦理,其伦理面相改变了原始观念中社会成员的被动地位,强调个人的主体自觉和道德践履;并且使天命观念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将承载天命资格拓展到全体社会成员。经过孔子及后世儒者的不断发展,新天命观念彻底摆脱宗教内涵而成为现实伦理,并被塑造为专制社会的政治价值准则,完成儒家理论学说“意识形态化”进程。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孔子
天命
政治正当性
儒家理论
作者简介:
许超:
相关报告
捍卫意识形态正当性:天命-正统与明清易代
评论2 政治正当性和经济正当性双重约束下的融资行为——对陈一豪论文的评论
孔子与社会自治之发轫
安顺文庙的易学文化内涵
孔子德性幸福观的内向性
集体经济再思考——《崖口资料汇编》序
社会主义“大历史”的议题——以《开放时代》的议题设置为例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个维度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规律探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好责任政府
文章目录
·
引言
·
原始天命观念的演化与衰落
·
天命观超越面相的因袭与理性化
·
天命观的伦理面相的创造与普遍化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