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孔子德性幸福观的内向性
作者:
何睿洁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899字
所属图书:
幸福社会价值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8.181-188
许春玲
周树智
摘要:
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孔子的幸福观始终保持了德性至上的基调,体现了内在的幸福取向。孔子德性幸福观主要包括“孔颜之乐”“曾点之志”“君子之禄”等内容,其中既有理想的层面,也有现实的层面,他的幸福观决定了他的幸福之路是在内向自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幸福境界的。孔子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内在的道德圆满、心灵充实中自得其乐,体悟幸福的真谛。
关键词:
幸福
孔子
孔颜
颜子
作者简介:
何睿洁: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陕西西安 710051
相关报告
安顺文庙的易学文化内涵
论孔子的天命观——儒家早期政治正当性观念的起源
孔子与社会自治之发轫
人文之都·休闲之都·健康之都
导论: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宗教观与幸福观
中国近代以来幸福的社会之维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中的幸福
西方哲学视域中的幸福
导论:幸福的朝向
发展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幸福的作用
文章目录
·
孔子德性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
孔颜乐处
·
曾点莫春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