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购买服务:逻辑、效应及路径优化

作者:
陈华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8520字
所属图书:
“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和治理工具,既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也对“放管服”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政府购买服务地方实践中凸显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管服”改革的系统性效应。本文认为:在当前“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面临三大情境及双重运行逻辑。其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需进一步厘清和规范,如:购买服务内容和边界仍然不够清晰;决策机制呈现自上而下、部门主导和封闭性特征;服务质量无法达标,导致政府责任落空和公共利益受损。基于地方实践效应的分析与反思,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化路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政府购买服务的边界;逐步形成以公众需求推导的政府购买服务决策机制;优化基于公共服务特性的购买程序和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力量无法提供服务时政府的后备责任。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放管服”改革双重运行逻辑

作者简介:

陈华:南京行政学院。

文章目录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我国政府购买服务面临的三大情境及双重运行逻辑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效应分析
  •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和边界仍然不够清晰,导致服务购买不当、购买不足和购买过度三者并存的现象
  • (二)政府购买服务决策机制呈现自上而下、部门主导和封闭性特征,导致购买的服务缺乏针对性
  • (三)服务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导致政府责任落空和公共利益受损
反思与改进:在“放管服”改革进程中优化政府购买服务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政府购买服务的边界
  • (二)逐步形成以公众需求推导的政府购买服务决策机制
  • (三)优化基于公共服务特性的购买程序和运行机制
  • (四)重视社会力量无法提供服务时政府的后备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