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个体与公共的组织化关联

作者:
张静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0682字
所属图书:
社会组织化行为:案例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认为在社会政策上,应模仿过去的单位制重建基层管治网格,只认识到单位具有的管束职能,并未触及问题的关键。 根据上述原理,如果基层 “网格组织” 没有在个体与公共之间承担应责、代表、协调和勾连的角色,那么它们的作用仅仅是看管和盯住,而不是社会成员的再组织化,因为它们的职能无涉个体和公共的有效连接,所以无法起到社会平衡器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成员组织化公共体制社会情绪化

作者简介:

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学士)、南开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发表作品有《国家与社会》(主编)、《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法团主义》、《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主编)、《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主编)、《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社会组织化行为:案例研究》(主编)等。

文章目录
·现象和问题
·结构分析的另一变量
·原有的社会组织化结构
·组织化结构变迁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