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意愿视角

作者:
江立华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6776字
所属图书:
从浮萍到扎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宏观制度层面,政府针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等众多政策条例相继出台,为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积极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渐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现阶段,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显示出政府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极大诚意和为农民创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平等机会的重大决心。我们看到,户籍制度改革虽然确定了目标城市和对象群体,但实际上,农民的落户意愿才是决定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视角

作者简介:

江立华:安徽歙县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首席专家之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发展、人口流动、社区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7部。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有3项成果分别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文章目录
市民化的何谓与为何
  • (一)市民化的视角问题
  •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融入/融合问题
制度认知与态度考察
  • (一)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
  • (二)对户籍变动的利害考虑
  • (三)家庭状况与市民化的关系
  • (四)农业转移人口的自我定位
  • (五)政策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态度
市民化的意愿
  • (一)不同类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求
  • (二)不同类别农业转移人口的意愿表达与实践
市民化的向度
  • (一)市民化的不同向度
  • (二)定居点选择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