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
作者:
赵旭东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023字
所属图书:
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325-341
李小云
赵旭东
叶敬忠
摘要:
本文依据康德的二律背反原理,说明了由于过度强调单方面的对于乡村文化的改造,文化认同的危机由此而不断地生发出来。极端的对立和差异的想象以及身份的界定又使一种自下而上的对于这种认同的认同产生了怀疑以及不信任。一方面排斥乡村,另一方面又试图改造乡村,一系列的对立在近代中国得到了不断的发明和创造,二者各自成为对立和背反,无法调和,结果二律背反地走在摇摆的极端主义的道路上。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
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相关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文化建设
以乡村组织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
文化符号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反思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辽宁大古村调查
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以从江县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
多元文化心灵——文化与认知的动态建构主义进路
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纵观横看马来西亚华人
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工人服饰文化变迁
青海卡力岗人族群认同的调查研究——以德恒隆乡德一村为例
藏羌的主体认同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 摇摆的极端化
·
文化认同 危机的由来
·
身份界定 差异的政治学
·
乡村文化复兴 回到问题的原点
·
结语 无法超越的左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