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
田国秀 邱文静 张妮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180字
所属图书:
抗逆力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抗逆力模型的关注围绕三个问题:抗逆力的起点、抗逆力的作用过程、抗逆力的作用结果。起点研究包括Garmezy、Hunter在抗逆力主要概念、产生原因、分类方式、作用功能上的阐述。作用过程包括Rutter、Kumpfer的两种模型,涉及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的运作过程,以及抗逆力怎样产生了不同的行为结果。Richardson的模型将注意力集中在抗逆力的作用结果上,四种不同的行为结果基本涵盖了个体抗逆力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

比较研究过程分析抗逆力模型起点研究结果分析

作者简介:

田国秀: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曾在《哲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青年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主编、翻译著作11部。目前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1项。

邱文静:

张妮:

文章目录
五种抗逆力模型的观点呈现
  • (一)抗逆力运作的起点研究
  • (二)抗逆力运作的过程分析
  • (三)抗逆力运作的结果分析
五种抗逆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 (一)研究态势 动态分析
  • (二)研究角度 生态整合
  • (三)研究取向 能力为本
  • (四)研究范式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