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抗逆力研究及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作者:
田国秀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388字
所属图书:
抗逆力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个体发展的消极结果与单一的危险因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单一对应的关系,每一个体的心理疾病或行为问题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注意力放在探究个体如何具有的正向、积极、健康的一面成为近二十年来青少年研究的新取向。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抗逆力研究优化保护因素亲社会连结

作者简介:

田国秀: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曾在《哲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青年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主编、翻译著作11部。目前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发现抗逆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换视角
激活抗逆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抓手
  • (一)抗逆力运作机制解读
  • (二)优化保护因素促进抗逆力启动
  •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抗逆力的方法
抗逆力研究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
  • (二)坚持发展性辅导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价值取向
  • (三)把挖掘抗逆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