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儿育女有着重要的社会含义。自古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将不娶妻生子,无法传宗接代看作“不孝”行为之首。生育,尤其是生养男性后代,不仅是个人生命的延续,而且关系到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承。不愿意生养子代,就是不愿意承担家庭或家族传承的责任。不能生养男性后代,是对父母和家庭的不孝,是礼治中女子“七出之罪”的十分重要的一条,是传统社会丈夫休妻的理由之一。由此可见,生育子女、传宗接代被中国传统视为人生乃至家庭、家族的头等大事,是中国社会人们秉持的基本准则之一,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供养父母。
中国人口政策生育行为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