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测量信任:英国实践及本土启示

作者:
杨永娇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9454字
所属图书:
因信而生: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正如前文强调,测量公众信任是深入了解公众对慈善组织信任的必要前提。并且,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和深化社会组织“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的评估尤其具有紧迫性。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社分开政策的日趋明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之后,我国的社会组织持续蓬勃发展。

关键词:

测量信任英国实践本土启示

作者简介:

杨永娇: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公益慈善与社会组织。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并由国家公派至英国赫尔大学完成博士学业。自2010年开始关注和研究慈善问题至今,先后在SSCI、C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不定期担任公益慈善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外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完成了省部级纵向课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政部及地方政府等委托的多项课题的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我国慈善组织参与式评估中的问题
  • 背景介绍
  • 我国慈善组织评估体系梳理
  • 测评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水平的价值
第二节 他山之石:英国的慈善组织及其公众信任
  • 公众信任水平的测评内容和实践
  • 从英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公众信任
第三节 我国慈善组织公众信任测评的运用
  • (一)第一步:明确测评主体,建立跨部门合作
  • (二)第二步:确定测评对象,实现“公众”与“慈善组织”的匹配
  • (三)第三步:明确测评目标和内容
  • (四)第四步:选择测评工具
  • (五)第五步:运用测评结果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