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作者:
朱力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326字
所属图书:
社会问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研究社会问题要有方法论指导。研究复杂的社会问题,探寻深藏在其背后的规律需要正确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有达到社会问题规律性彼岸的“桥”或“船”。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总结,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一般通过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原则表述出来。它是一百多年来,历代社会学家从无数经验研究中提炼出的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心得,它凝聚着社会学先辈们的智慧,是研究社会问题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上,即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特殊角度上,主要有透视性观点、整体性观点、群体性观点及客观性观点。
关键词:

社会问题透视性观点整体性观点群体性观点客观性观点

作者简介:

朱力: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市社会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出版《中国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救助机制》(2014)、《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2012)、《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201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2008)等著作、教材16部,发表学术论文与理论文章260余篇。承担国家、教育部、省级等各种课题30余项。是社会学学科高被引前20名学者和有学科显示度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方向为社会失范、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建设。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刚性社会矛盾的趋势分析与化解对策研究”的首席专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透视性观点
  • 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 透视社会的内幕
  • 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 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
第二节 整体性观点
  • 社会是一个整体
  • 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 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节 群体性观点
  •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 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 要研究群体结构
  • 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第四节 客观性观点
  • 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问题
  • 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
  • 保持陌生人观点
  • 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