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重视奥运会的城市遗产与人文遗产
作者:
金汕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584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07~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139-147
冯晓英
高勇
戴建中
朱敏
摘要:
本文提出了要重视奥运会的城市遗产与人文遗产。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活动,奥运遗产是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总和。2008年奥运会无疑不会辜负国际奥委会的期望,为人类留下独一无二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
奥运会
人文遗产
城市遗产
作者简介:
金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
相关报告
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角色演变——解读上海中心城区“旧改”进程中的几个案例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历史景观方法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公共交通保障工作分析
奥运会对社区安全的影响
奥运会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奥运精神与社区休闲层次的提高
文章目录
保护历史遗产、利用历史遗产
(一)奥运主会场——北京城这个卓越纪念物的延伸
(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北京城市建设的第三个里程碑
(三)不会失去记忆的城市
(四)充分利用中轴线和奥运场馆的辐射效应
(五)全面保护北京城的建筑遗产和文化风貌
·
留下人文奥运的无形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