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间节日运作与权力博弈

作者:
刘锋 靳志华 徐英迪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3276字
所属图书:
地方文化资源与乡村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龙舟节的变迁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龙舟节的主办单位的改变:由“鼓头”所代表的血缘组织,转变为由龙舟协会和当地政府共同管理。龙舟节文化的持有者逐渐丧失了举办龙舟节的主动权,逐步地依赖龙舟协会抑或依赖政府的资助。同时,市场因素成为龙舟节举办的又一重要原因,经济成为一种支配当地文化的“权力”要素而存在。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主创旅游业打造符合市场要求的龙舟节,制定了龙舟节新的标准与规范,改变了龙舟节原有的形制。这也使得政府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龙舟协会)介入村寨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寨老形式的权威被挤压,而那些新型的,处于寨老与村干部中间的综合型的权威人物,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关键词:

贵州文化旅游传统文化龙舟节

作者简介:

刘锋: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计算机博士,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客座),中科图灵世纪城市大脑标准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脑科学交叉、网络科学、智慧城市研究。

靳志华:靳志华 男,汉族,1983年10月生,河南省沁阳人。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与文化产业。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著《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两部;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主持多项校级科研项目。

徐英迪:徐英迪 女,汉族,1982年11月生,辽宁省沈阳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民族学。在《贵州大学学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红河学院学报》等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多项校级科研项目。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施洞地区独木龙舟节
第二节 龙舟节的传统性表达
  • “龙”的神圣性建构
  • 家族血缘观念的强化
  • 村寨秩序的权力分配
第三节 龙舟节的组织与管理
  • 多重权威的交织
  • 传统力量的消解
  • 竞渡中的冲突与纠纷
第四节 龙舟节的现代性变迁
  • 龙舟竞渡的现代性
  • 现代观念下龙舟节的开展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