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看病难的体制性因素分析

作者:
焉丽萍 刘耳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4444字
所属图书:
孵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是关系民生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盈市丰镇的患病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民在就医过程中触及的各项制度和机制问题,解析农民看病难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建立制度化的医疗保障体系。丰镇社区是东北内陆农村的典型代表,“丰镇既包括有一定的城市度的农村集镇,又包括村落度较高的粮食种植区及两者的过渡带,这种立体结构可以展示东北内陆农村的一切社会结构要素”10896860。因而,可以将丰镇看作东北内陆农村的一个“切片”。通过对丰镇农民看病难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东北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困境和医疗保障制度化的迫切需要。

本文属于质性研究,资料收集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法。笔者曾多次深入丰镇社区,除收集一般性资料及进行实地观察外,还对35位患病的农民及相关人士进行访谈,以获取关于丰镇医疗卫生服务的状况及农民应对疾病的方式与过程的资料。资料分析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描述解释的方法。<

关键词:

医疗保障农民体制性因素

作者简介:

焉丽萍:

刘耳:

文章目录
农村医疗资源的供给结构与农民的就医状况和就医方式
  • (一)农村医疗资源的供给结构
  • (二)农民的就医状况和就医方式
农村医疗的市场化和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缺位
  • (一)丰镇农村医疗市场化的轨迹
  • (二)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对农民的体制性排斥
  • (三)现行医疗体制的不良后果
农民对非正式医疗支持网络的寻求
  • (一)农民的非正式医疗支持模式
  • (二)非正式医疗保障模式的非有效性
  • (三)非正式医疗保障模式功能弱化的趋势
·农村医疗问题的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