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研究报告

作者:
上海研究院社会调查和数据中心课题组 李培林 朱迪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083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上海是一个凝聚着梦幻、历史记忆并代表中国未来的地方,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富有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上海的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崛起和壮大,在塑造上海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将范围扩大到全国来看,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供给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技术创新和创意经济的重要性凸显,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资和出口开始走弱,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目标,这不仅是一个调整社会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的社会目标,也是一个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大众消费、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目标。由此,我们依据对相关全国调查和专题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上海中等收入群体对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以及民生改善的作用。分析中等收入群体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启动消费上的重要作用。我们一方面选取中等收入群体比较集中的三个典型产业,通过分析这些产业的发展及其对GDP的贡献来考察中等收入群体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上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和资料来分析中等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消费偏好和消费欲望,考察中等收入群体对扩大消费的贡献。报告也从主观认同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福利,为鼓励中等收入群体的积极性、增强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信心提供政策思路。报告结尾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产业结构调整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拉动经济

作者简介:

上海研究院社会调查和数据中心课题组: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朱迪:

文章目录
·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中等收入群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中等收入群体对启动消费的贡献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认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