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作者:
蔡禾 李超海 冯建华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2403字
所属图书:
群学荟萃Ⅱ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农民工为争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抗争行为不断增长,他们或者采取体制内投诉的方式,或者采取体制外集体行动的方式,但也有相当一些农民工保持沉默。本文试图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工在利益抗争方式上的选择。从整体上讲,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对劳动法的认知水平、社会网络规模和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其利益抗争行为有影响。但是在投诉和集体行动的方式选择上,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别,教育和网络对投诉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集体行动有更显著影响,但企业所有制对减少农民工在企业外部展开利益抗争,或者在引导农民工用体制内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问题上没有显著性影响。加快劳工组织建设,降低利益诉求成本,推进劳资关系的制度化,是提高农民工利益博弈能力、增加利益抗争的理性化程度、将利益抗争行为纳入制度表达内的前提。

关键词:

集体行动投诉利益受损农民工利益抗争

作者简介:

蔡禾:

李超海: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城市社会学、婚姻家庭和精神文明研究。

冯建华: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文献与研究假设
  • (一)心理学视角与研究假设
  • (二)资源动员视角与理论假设
  • (三)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与理论假设
变量与测量
  • (一)因变量
  • (二)自变量
  • (三)变量分布
  • (四)样本
·农民工是否有过利益抗争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利益抗争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问题的再思考
  • (一)利益诉求机制
  • (二)利益诉求能力
  • (三)劳动关系的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