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
作者:
李晨璐
赵旭东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36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9.228-241
陈涛
崔凤
摘要:
在农民维权事件愈加复杂的背景下,抵抗的组织性、政治性研究也随之深化。在现实层面上,此种取向有其必要性,然而,在复杂的抗争之前,往往存在着原始的、简单的、农民自主产生的抗争方式。这些抗争手段是过往经验在农民记忆中的映射,出于自卫的本能,如自发形成的打砸、拦路、下跪等。作为行动上的表达,村民们通过最直接的方式保护自己,尽管杂乱但不容忽视,如若处理不当会形成极端抗争事件;作为心理上的表达,村民以此过往的经验躲避灾祸,重构他们的认知和意义。原始抗争方式的施用包含了抵抗、回忆、质疑和思考。
关键词:
环境事件
农民维权
原始抵抗
作者简介:
李晨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赵旭东:
相关报告
2012年度环境NGO发展报告
文章目录
·
抗争研究范式的引申
·
案例的呈现
·
原始的注解
·
结语 原始抵抗的洞察力